所謂歷史教育的個人見解

以前教書,那種想要台下學生學會、悟得的「歷史感」,多半都是有點一廂情願的。很常是,讀到了一些歷史發展的奧妙,會覺得這理解相當有價值,然後如此這般就希望學生也能體會與理解。

這麼多年來,我發現倒不是熱情減退,而是來來往往的,可能是多少這樣流浪多間學校,偶爾遇到畢業的學生給了些回潰,或又是剛好就是遇到這版本的『108新課綱』吧;在聊天和分享的過程後,我開始發現,我好像完全搞錯了學歷史的用意,也有點忽略了真正『歷史感』的培養。

多年後我想⋯⋯

所謂歷史感的培養,應該是,你不會去比較不同時空下的事物。你不會是用比較的,對,就是不會只像一般『社會科學』那種將東西類科學化的,去抽出每個事物的面向,擺在同一個表格裡比較——尤其當你要比較的東西是有時空(前後)差異的時候。

相對於科學性的『比較』,我覺得歷史感,學歷史比較重在『願意多去理解和瞭解來龍去脈』,也就是更習慣去「脈絡理解」一個眼前的課題與事物。

就像你沒辦法比較蔣萬安和連戰,即便擺在官二代的狀態下,他們黨派相同,某些條件很相同。但除了顏值外(拜託我完全不覺得蔣萬安好看),他們其實根本沒啥好比較。所以一樣道理,你可能可以同時間比較日本殖民台灣和朝鮮的路線差異,但歷史感培養的能力應該是,你會去知道「在怎樣的背景下」,台朝之間的日本殖民路線會不相同。

歷史感是這樣的,你會更懂得拋去『我以前高中的時候都怎樣⋯⋯怎樣念書的』這類的口吻。因為你唸高中的時候,可能是五年前、十年前或二十到三十年前;總是用一種極度客觀的思維去試圖比較眼前的與自身的行為,這是科學,是冷眼的,但是個人覺得,非常不符合歷史學習。

我認為歷史學好的,應該是會更知道,你沒必要去比較中國每個朝代的國祚長短。因為漢代沒有秦代,那我覺得漢朝要馬上知道治國要跟『儒家』這樣的學說好起來,應該也是不太容易;唐代如果沒有魏晉那四百年的底,沒有盛大的背景。同理,宋代要解決的問題是晚唐五代給的。

所以我現在上課常常會提醒學生,你如果生在戰國末年,你到漢代建國的時候,可能還真正是個現在高二、高三的年紀。對,你有沒有覺得你人生很慘,好不容易還能活到十來歲,眼睛見過的戰爭和社會紛亂,佔據你至今人生跑馬燈的一半容量。你如果是這樣的朝代出生的人,你對政府、中央的感覺會是如何?你覺得你的個性會很正常嗎?活在一個家暴的家庭,原生家庭如影隨形;你怎不覺得,長久活在一個暴力的亂世環境的人,你個性會正常。

歷史感應該是,你會用比較有點「理解」的態度,去了解眼前的人事物。所以我雖然每天苦笑,「上課好難上啊!!!都鴨子聽雷~」但我覺得,這個世代他們面臨的環境,用歷史的角度來看,實質上比我們每一個長輩,都來得困窘。因為我們可能覺得手機沒什麼,但對他們來說,這樣的物品,不僅只是唯物主義說的生產工具,還是他們從小習慣的媒介。

歷史感就是,你會去了解,那種充滿銅臭味,開口閉口都是「老子有的是錢」的中國旅遊團。你翻一下他們成員的年紀,清一色都是1950年代後嬰兒潮的世代,但你如果更去挖深一點,他們國高中的時候還在黑五類,還在紅衛兵環繞——說不定他們的人生有段時間該學習的時候,就在那文革十年錯過了。十年是一夢,但夢完真的就是回不去,你如果是那樣的學習環境長大的,你覺得一句話講成這樣,會很不能理解嗎?

圖篇後記:例如說談昭和戰爭世代的背景,我只希望學生有那麼一點點歷史感培養。
理解一個人,回到歷史本身;當需理解歷史,時間在一個人身上,一個世代身上烙下的印記。
殺人絕對不是正確的,沒有人說法西斯正確。但是我們要能知道,任何事情都其來有自。歷史,培養的是一種理解能力,多用不同脈絡去理解,才能「試圖」完整。

不是把每件事情看作理所當然,而是歷史感教的是,你會知道『時空』是歷史的關鍵——歷史是『經歷』的東西,每一個活生生,心臟在跳動的活人,在那樣的環境當中『經過』的。每一個那樣經過的人,他帶走的是回憶,但回憶在一個人的腦海裡,都是有重量的,會決定著這個人他未來的樣子。

朝代也是,每一個朝代,每一個世紀,都會「繼承」上一個朝代或是世紀的成果。我跟學生說,歷史不是說倒數三、二、一,改朝換代,十八世紀到了十九世紀了,然後就像攝影棚換布幕而已。每一個二十世紀後半葉的,都帶著前半葉兩次大戰的記憶;就像今天我們也繼承來自每一個統治過台灣的政治力,所帶來的每一個影響。

魯麥,可能過不久又不是歷史老師了。2022.04/05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