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史的教學:幾年前看過的工作坊給的幾個試用思考方式與感想

兩年前曾幾何時有想過要來試著考看看雙語學校歷史教師缺,所以看了幾個哈佛大學設計的線上教學工作坊(當然後來因為發現要用英文教歷史,時態句型會很拗口,就打消這念頭了)。

上學期,大概是去年(2015年)年底,翻起八旗文化那本由珍波本克(Jane Burbank)等合著《世界帝國兩千年》(馮奕達翻譯),裏頭提到的外國如何討論歷史發展的「模式」,讓我試著用這種教學方式來帶高中學生學歷史。效果在自然組的歷史課當中,呈現很特別的有效,但是礙於我國歷史課程的緊縮,後來飆課就作罷。

它的教法是,你不是去強調讓每個學生都去「細知」每段歷史(中國、世界或是台灣歷史)的細節,而是先去想幾個你要教給學生的歷史段落當中重點在哪,抽出這段課程你要說的歷史發展中的「最主要要談的概念」,然後從這個概念先討論,然後開始讓學生從課文或是討論當中,去自己架構、尋找自己有興趣的想法,從這討論中去回頭看課本當中的歷史故事發展,是不是真有如自己所想、討論的這樣進行著。

意思是,不是不記憶,而是不談太多龐雜的細節──細節只要你能把故事架構裝進學生(聽者)心中,自然就會讓學生回頭讀課文時更容易抓到重點,而知道哪些是必要知道的細節──而哪些細節是必要知道,就是你要從問題去思考。

例如我是在教高二歷史提到伊斯蘭早期發展史的時候,用前幾章章節提到「羅馬帝國」的「帝國」治理,來展開對伊斯蘭帝國發展流變的討論。

先讓學生知道「帝國」──這種跨區域建構成的國家體系,治理難題在哪裡。用羅馬帝國發展當基底,是讓他們知道「國家變成帝國時為何要擴張?」,而擴張是不是必要,擴張是為了什麼目的;當一個帝國皇帝治理帝國,有哪部分是最麻煩的。

然後用一個校長治理學校的概念來引導,問他們為何不常見到校長,但就知道校長是誰,而你懂得要敬禮遵守校規──校規這回事,這跟校長是誰有沒有關係?第一是帝國當地王的王權,有沒有發現歷史上的帝國君王,都是怎去「塑造自己是個萬人之上」的王?統合各部落效忠你,靠神權化自身?還是靠武功(向外征戰)?後者跟打班際籃球賽時後班上瞬間很團結有沒有很像,但籃球比賽輸了或贏了,會造成怎樣的結果?能夠「一直」打球或是參加比賽,來塑造班級的團結嗎?

異族、異教徒治理與帝國邊境治理,都是帝國探討興盛到衰落時必然為經歷的難題。讓他們找看看羅馬是不是用了同樣的方法,但後來哪邊出問題,這跟中國史的哪個朝代很類似?涉及利益分配的問題,這就說明為何每個帝國都有種向外擴張的企圖與必然。因為征戰不僅是建立帝王武功建立國內凝聚力而已,也是王權試圖藉此集中軍隊與各項資源,藉此還可藉由新的領地作為戰利品分權分配給跟著作戰的野心部落(地方勢力),安定矛盾分離勢力的一種方式。

結果發現這做法一討論,後來回頭只要一說奧米亞王朝到後奧米亞,甚至到了蒙古帝國,都有學生會私下來討論,說他覺得蒙古是不是也遇到同樣的問題,然後還提到中國史的課程回憶。

探討當中的異與同,其實還可以讓他們記起更多的課程內容。這次剛好講到拿破崙爭埃及,回國後搞霧月政變上台的故事,學生就會有人問「這跟之前提到的王權建構的性質有關嗎?」,頗讓我驚訝(他們還記得)。並且在預告會提到鄂圖曼土耳其接下來的發展時,我也問這些問題,要他們注意鄂圖曼帝國的治理上接下來還能不能夠像前面阿拔斯或奧米亞王朝的伊斯蘭帝國一樣,用擴張來解決國內權力分配的問題。然後就可以順便說明,同樣的模式,為何擺到五百年前可以用,但五百年後,這套模式卻是讓鄂圖曼伊斯蘭帝國走下坡的原因。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