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Lumay's Paper

個人式書評:卜正民《社群王朝:明代國家與社會》

・市民社會:又稱『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是歐美學者定義,是對於現代民主政治能夠「有效形成」的重要場域和條件。市民社會,別於國家,也就是獨立於政府政治力之外,能因共同利益而結合,形成一種有自我自治能力,成為重要的溝通與競合的首要管道。談論這塊的歐美學者相當的多,包括德國談言語審議式民主的哈伯馬斯(Juergen Habermas)就一直強調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審議空間)能促成統合、整合與民主的關鍵。

・二十年來的學論趨勢對於東亞式,或說是有強烈華人社會樣貌下的東亞,是不是具有市民社會到民主審議的討論,其實已經相當多元。不少學者(這邊就不吊書袋了)認為過於強調歐美國家是經歷過市民社會,強大的地方人民形成的自治習慣,因而可以生成更好的審議民主,形塑今日的歐美民主樣貌的歷史,這說法是過於狹隘而帶有強烈歐美中心思維。不少反論者認為並指出,具有華人文化與社會系統的東亞國家,事實上也有一套自有形成的地方市民社會系統;論者們認為,只按照歐美國家對自己經歷過的歷史定義出的市民社會,不適合套用在華人社會——華人社會其實也不乏這樣造就地方秩序與利益競合得以結合的管道。

—我是分隔線— —我是分隔線— —我是分隔線— —我是分隔線— —我是分隔線—

其實這本算是回應,歐美社會學研究者,常常會說「良好的民主制度建立在一個具有高度活力與自治能力的市民社會」,而中國史的華人社會結構,似乎就很難發展出一個具備高度活力的市民社會。

事實上中國自「周秦之變」後,中國秦漢開採骨子裡徹底法家思維的統治手段——進行全面性的思想控制,以強大的官僚、稅收體制,深入並扼殺各地的常民生活⋯確實缺乏歐美(尤其是歐洲自上古希臘羅馬到中古時代莊園,再到中古末期)商業自治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所以在探討市民社會的問題上,不乏有學者是以這角度出發,去論斷中國、華人民主能產生的有限性。

但我不知道大家讀歷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以前要是活在明末的華南,哪怕是清朝初年治理臺灣時期,地方父母官是誰走馬上任,在資訊上,你知道的時候可能人家都就職好幾個月了,⋯

你出個門,可能跨過一條溪,都要心驚膽跳——因為就是活在近代當代臺灣,過去你1980、1990年代要出個門,都要去書局還是文具行買一本縣市地圖;你有想過以前在那種沒有網路、資訊傳達絕對不是即時的時候,你要從台中霧峰到大里,就是要抵達你要抵達的目的地,你資訊從哪裡取得?

這涉及到⋯今天就是一個收稅的馬車到你家門前,官府要跟你提糧收稅了,他也要知道怎麼走到你家門口。古代的中國,真的缺乏一個活力而有自治能力的市民社會嗎?你知道每個官上任起初,光是繪製自己的轄區、縣市地圖,編寫地方誌,這在以前都是個大工程;加上過去官員要異地就任,不得在自己出生地為官,這些地方熟悉的工作,諸多都是要靠當地的多少仕紳與民眾去配合。

我還記得強者我大學同學,碩士論文是寫明代某地方的火災消防的研究。真是個好問題,如果一個缺乏地方自治能力,沒有活力的社會,那中國那個以前應該常常不是公安問題頻傳,應該一天到晚謀殺案到處發生,窩藏、殺妻殺母應該都沒秩序了。

去年看完這本,真的生硬的一本書。但是卻看到很多非常有趣的研究——作者用明代時各地方修纂地方誌、轄區地圖和整合地方資源(修田埂、規劃行政區),在整理、分析實際上史料,發現中國在近代,不乏多有地方不管是宗親組織會是自發性的耆老組織,甚至還有互助會等的自發性民眾團體紀錄,⋯

因為皇帝統轄四方,中國管理階層自古又怕地方權大,劃分行政區的方式,又往往喜歡把政治轄區跟地理自然界線交錯開來——「犬牙交錯」之法:犬與牙不可以放在一塊的交錯,來劃分行政區;導致很多時候,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一上任可能會發現,還要重新擬一份編修地方轄區地圖的企劃案,不然此處為何處,翻開那本年久失修,都半個世紀前畫的舊版本轄區圖,真是不知今夕是何夕了,怎麼收稅、怎麼治理?

我覺得要談還實在太多,但是真的看這本書之後啟發相當多。你還可以看到,經過史料的考證,還不乏許多地方官在動員地方人士協助編修地方誌或是地圖,還要去擬定「比例尺」要標準化的「溝通」過程。有時候一個縣,分派五組人馬去畫地圖,畫收回來才發現「呃⋯有的地方畫得太大」根本沒辦法把他們像拼圖一樣拼起來。這些溝通和自發性的進行協調,都不是我們想像得到的。

我覺得很酷的一本書。因為我們現在,對地方資訊的汲取,信手就捻來,上網查一下就有谷歌地圖。但是你真的沒辦法想像,對一個中國明代的地方來說,他們光是要統計誰出生了、誰死亡,都不是我們今天這麼方便。然後再想想今天台灣的疫情這樣,你更可以想一下,如果真的沒有一個自治能力的地方,那明代應該隨便一個瘟疫,都要死上好幾百萬人才對(更別論他們醫療防疫的程度以及當時人們的資訊取得程度了)。

又是一個可以之後做筆記分享的書。 顯示較少內容編輯

21Kanye Lee、蕭堯和其他19人3則留言讚留言分享

個人式書評:適合新課綱教學的《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推薦!

撇除一些看似作者偶爾下的一些,有些稍嫌古板(沒什麼新意)暗藏的一些,當代中共政權下的「中國版本的中國史」經典大一統的意識觀。其實這本書內容整體的內容規劃,是非常非常非常符合現今臺灣施行的高中歷史課綱的——當然我是指中國史(歷史第二冊)的部分。

其實看這本書給的大脈絡,也凸顯現行課綱一直走得很四不像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現行課綱想要用橫取向的型態,橫著談、縱向去做大脈絡的統整;但是卻變成整個東亞史的中國史,完全失去血肉,也就是學生根本在不是很熟悉每個朝代大概的背景,就要學會統整出一個脈絡理解。

但這本書我覺得如果做成一個筆記,我覺得可以談到很多時代的脈絡,但又可以作跨向度的比較。

我對東亞史新課綱的失望,就是因為我完全看不到,這套課綱有什麼地方⋯足以激發學生有脈絡思考的可能。學生只會知道影響君權的可能是皇族、外戚、宰相、太監、權臣、朋黨與地方割據勢力,但是他們國中學到的世代內容,幾乎很難去在數量不足的情況下,分類得出這幾個分類欄位,進而去比較。

甚至你教他們封建制度和郡縣制,他們絲毫沒辦法理解這是一個「長時間」的流變結果;這變化當中隱含的是治理版圖的擴大,其實這樣的制度流變,從三代到西周,再到春秋爭霸,乃至戰國併——學生完全沒有一個理解的藍圖,他們甚至不知道為何西周,還有城牆內的國人與城牆外的野人差異,這東西怎麼到後來都不談了?甚至不知道華中長江地區,楚到南越(閩南地區),其實以前根本不是黃帝在那邊東征西討的「中原」範圍。

學生從舊的到新的課綱,認知根本沒有什麼多大的進展(那種要學生自己會去課文外延伸思考的想法,拜託別了)。但這本書,我覺得光是每一個小點的延伸討論,都有強調一些我們以前(非歷史系學生)會誤以為的認知,要能被觸發更多的思考;不單純是背誦,他有更多是很值得整合思考。

到新課綱東亞史教完,學生依舊還是不知道「東亞」定義在哪?然後為何要改成「東亞」而不是就「中國史」就好。然後回到中國史的主詞「中國」,你也沒有很新的東西,了不起就有些國中好像學過了,再學一次。

這本書我再花點時間統整一下,內容真的把很多我以前上課會談的脈絡談得更完整。讓你有比較大的空間感,去了解你學的中國與東亞。

當然不乏很多地方我也是會吐槽作者,難免還是有地方寫法太武斷。這之後我再詳細筆記給大家。 顯示較少內容

個人式書評:賈德戴蒙《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機與成功轉型》

其實一直沒有很喜歡這位作者(賈德戴蒙)的書。

多年前,他有本「槍砲、病菌與鋼鐵」。那本書從相當歐美中心思維的角度,刻意堆砌一大堆生物地理學的詞彙,假以一堆看似很有道理的經濟發展學的論述,去包裝「西方為何最後在十九世紀後勝過東方/掌握歷史的優勢」下的無聊命題。

但那本書⋯至今還是被一刷再刷,即便就是連國外多少學者,都對他這種某程度的地理生物決定論的思維,感到不以為然⋯;即便這分明就是某種程度「白種人負擔」論的修飾版,但不知道為何,就是一直很推崇他的書(就跟今天台灣出版社還是很愛出版、翻譯尼爾弗格森——這種一天到晚高唱歐美優勢論的文化沙豬論一樣)讓人匪夷所思。

這本新書,過年前我買來,是因為看到他用日本浮世繪經典圖當作書皮;二來是⋯滿想看看他可以「又」怎麼試圖「再」塑造自己是一個政治歷史、比較政治又可以兼生物地理學的學者。

果然就是一本一直在murmur的書。說真的,這種以橫軸方式,試圖去跨度探討這世界(他選擇去研究)的七個國家在戰後遇到的「危機」與「反應(作為)」的書;類似筆法,昔日被罵慘的湯恩比已經做過。

這本,實在話,看完「德國」(書中第六章/共十一章)章節後,我有種不耐煩的感覺。因為他試圖要用「比較政治學」的條件設定方式,藉由「他」的觀察(多半是敘述而不是新的研究成果),去一個個檢視這些國家怎樣去面對和反應他們遇到的「轉捩點」或是政治、經濟動盪與危機⋯

但很多他的「比較」,在世界的時間向度上是不同的,把時間背景抽離去比較印尼和智利或是日本,這根本沒有意義——除了德國這章節可以看到作者有那麼一點「歷史學」的思維外(很明顯他很推崇德國在戰後的努力與改變),其它他對亞洲和南美洲的區塊理解,都充其量把「他所知」(而你有讀世界史的話,去查個維基也可能會知道)的歷史,陳述一次之後,用一種很社會科學的方式要橫剖面去解釋給你聽。但很多他歸類到哪一個條件下的原因,都是他自己歸類的——很像一個不願意失去舞台的老人,一直拼命要你聽聽他說說,但說一堆都是網路查得到的,他重點只想要你聽他「自我認為的剖析」而已。

不難看完,但每看完一章,都覺得很像在看備課用書,就是一個很會把「他認為這個國家的歷史發展重點」秀給你看的老伯伯,真的一直在要你聽他老生常談⋯。 聽他談亞洲,真的不太吸引人;他的理解,一樣是用他自己個人的「經驗」、朋友(有好多東亞、日本或是印尼的朋友)的認為去認為的。包括他談印尼國族認同那塊,真的有說跟沒說一樣。

紓困措施——國家與勞保功能的全面失守!

昨天有日籍朋友和日籍在台工作談紓困問題,他們對於台日友好——但在日台人拿得到日本紓困,但在台日人卻半毛拿不到,表達矛盾與困惑。

其實我還是那句話,當政府有高度汲取能力,勞保、健保和稅收如期照收的狀況下,今天真的不是只有外籍在台工作人口,領不領得到紓困的問題而已。

有人說,三萬,多嗎?如果從你以後的勞保年金扣,你還願意拿嗎?

那這樣我反問好了,很多人買了一張,商業公司的年金保險,附加傷害給付的保險價值(也就是本保單其實有附加突發與意外險的功能)。你乖乖地繳了好多年,從沒到催告,更別說欠費。結果遇到突發意外時,他才告訴你⋯⋯

『請具備以下幾個條件才能申領⋯⋯』

2021/06即將加碼的紓困4.0

一、紓困條件設置根本是在防賊?誰是賊?

勞工保勞保,因應突發、外來的狀況而導致可能斷炊,申請紓困,這不就是『保險』的意義嗎?

保險本身不就是,我今天先放錢進去當保價金,有天發生狀況,需要一筆資金撐過生活,至少可以當作一筆及時雨嗎?

如果今天勞保不是拿來保障勞工,甚至預先先斷定,2021年被放掉兩個月工作的勞工,因而會遇到紓困需求的,只有『前年』年所得低於30萬,且要在當年度一個月前,因為沒有靠公司投保,是在職業公會強制投保的,才拿得到。

這是什麼樣的勞保?這是保險?那筆錢,那筆保價金,豈止三萬?

二、2020年的疫情狀況和2021年並不相同,沿用標準的意義在哪?

2020年,可沒有今年這樣三級警戒,一放放了多少週的,每兩週兩週這樣公布延後。2021年申辦的人,要參考2019年的年收入?

然後去年申請的,今年根本不用核定,直接撥款?我真的覺得,這時候怎麼就沒有防賊的考量?

其實單靠「年收入」去當門檻就是個很怪的邏輯。

因為高收入的人,薪級等級高,代表他過去勞保繳費繳得更多。結果繳更多的人,領不到一筆『等額』三萬元的紓困?

這不是排富,這是相對剝削吧。

表示你之前工作收入高的勞工,你有房貸生活開銷,你就活該,誰叫之前工作,收入這麼好、這麼高;但可惜你在疫情期間失業。你一定沒什麼生活開銷,你就應該要更省著用吧,反正你過去這麼有錢,現在應該都存比較多吧?

付出更多的錢繳勞保,這筆保險,在你遇到狀況,卻領不到半毛?

註:這問題的年所得門檻,就算改成2020年度也是一樣。

三、那你可以申請貸款啊?為何我繳勞保,還要去申請一筆錢來欠國家?

因應不及的人,多的是沒在職業公會投保,公司投保卻形同斷炊失業的人——這時候有人說,那你可以去申請紓困貸款。

但你知道那個紓困貸款,在半年內,會有聯徵紀錄嗎?就算聯徵紀錄半年後隨著你分三年歸還,會消失。但,事實上他會擋你之後跟該家銀行業申領貸款的額度;OK,即便政府⋯⋯千交代萬交代,要求承辦銀行不能因你在該銀行申領紓困貸款,因而拒絕你日後其他的金融申領,但他可以故意降額度⋯⋯

我不知道為何一個是『應急』的紓困金,政府寧可大開貸款,不直接從紓困金下手。表面上,聽起來很好聽是『排富』,但我真說一句,2019年說台北中貧階級是月收入五萬以下,等於是年收六十萬——勞保紓困把門檻放在三十萬?真的讓人丈二金剛。

與其在那邊說看到紓困貸款塞車,要加碼;為何不會動腦想,為何會塞車,爆量申請?你給三萬紓困金的支付,可以作為一個再申請十萬貸款的資格條件阻擋,這樣沒有比較好嗎?結果現在也爆單,暫停受理。

到底勞保是什麼?勞工保險?又強制要求,但又根本不符合保險的意義啊。你知道對一個商業保險來說,繳更多的保費應該是要有更高的定額賠付,但這筆保單已經是全部都只給三萬了⋯⋯

最後:辛苦了,各位被排除在公保外,繳勞保多年,受影響卻不符合紓困的代理代課老師們!

一堆人都每個月這樣繳,被放在高薪級,但隨時失業的⋯包括鐘點代課老師,還有接下來要失業,但教師甄試卻遲遲被三級警戒拖延的流浪代理教師們,他們還沒有公保,全部是這樣苦哈哈每年失業、換下一個學校討生活的。遇到當初失業就業補助就處處被刁難了,勞動節已經沒他們的假,這次勞保紓困更沒他們的份,但他們還繳高額的勞保。

既得者,當然覺得政府德政啊。但這真的是德政嗎?

看那些經過的

四年前分開後,曾經跟一個邁向大叔年紀的朋友短暫交往過,僅僅一個月。四年來,還是朋友,還是會偶爾出去吃吃飯的朋友。

幾年來,可能到了一個年紀,朋友真的也越來越不多(我是指真正會看到你號召吃飯文的好朋友)。所以那個「一個月」,不快的感情交往經驗,後來我都覺得算了。

然後我就這幾年聽「朋友」說到自己這幾年的感情,當然不乏又有跟我一樣案例的苦主。不知道為何就聽久就越聽越累了。

這幾個月,又有新對象的他,幾次跟他吃飯聊天之後,我發現我反而還蠻順利轉乘第三人視角(客觀)方式去感慨他的每一個相遇。慢慢地我也不敢⋯⋯

覺得碰感情,真的,很不容易。不想在患得患失的情境中,繼續看到鏡中那個自己,也不敢再去有那種期待,或是為了因應對方的期待,去排開自己的時間、自己的行程。

重點是,那一個月的經驗,我有過的所有不安,還有他後來對待過的對象,他闡述的那些對方對他多喜歡的不安,那些他不適應的反應⋯⋯他最近因為出現自己喜歡約會對象,自己也開始出現⋯⋯

但如果人,永遠就只有自己,我不知道,我是只能河河地笑了。覺得在這一瞬間,覺得⋯⋯

想唱蔡依林的歌了。大家應該知道哪一首吧。

只是自己看完之後,就會覺得,好難,越來越難。然後就覺得自己好像沒這必要了。尤其這兩年連續遇到渣之後。

作為一個業務,最近的感想與感謝

其實提供保障型或是兼顧投資與保障的商品,很多朋友,尤其是本來一些很常見面的朋友,開始各種不聯絡或是明顯的冷淡。這件事情讓我覺得很感慨。

其實很多時候是這樣的,銷售型業務,我們是提供方案,而且往往不單純只有銷售——我不喜歡「拉保險」這個名詞。

因為在做任何一個規劃的前置作業很多,更多的是每一個接觸你,身為你朋友的業務員該有的專業和知識量。怎會是單純跟賣一杯咖啡或是一只包包一樣的簡單而已呢?

其實反而是因為這樣的工作,我聽到更多的故事。很多時候反而是會覺得惋惜——因為跟自己過去一樣,不單單是先入為主覺得對方是要「推銷」,而失去多聽多看的機會;某程度還是覺得,早知道十年前就應該先規劃。等到現在要規劃,各種成本都增加了。

然後我也遇到身邊周遭的朋友,第一時間排拒,突然閃得很遠這還好;有的是要幫忙規劃之後,發現⋯⋯十年後,身體變差了,眼睛沒這麼利索,要能規劃,要,可能就是加費,不然就是沒辦法了。

你要相信每一個保險提供者,他們的心思,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是跟你想的、預設的一樣。

一張保單跟著你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一次就要十年、二十年或更多,一個服務不是手機只綁三年,不是一個吃了三個月就沒的營養保健食品。不是一台你開了還要怕上路危險的車,也不是房子⋯⋯它不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規劃嗎?

每天我都會告訴自己,這份工作,其實要接觸的各種職業、人群和身份,都會讓我學到更多。那天冒著大雨,穿雨衣騎微笑單車去幫客戶規劃一張疫苗的保障,我都會看到一路上各種不同、辛勤辛苦工作的人們,⋯⋯

還是覺得自己每次都還是可以熱血沸騰啊。

很多事情,多聽聽看,沒有不好;每一個傾聽,每一種接觸,其實事情都是你情我願。

願每一個人,是彼此體諒和傾聽,是互相,你的朋友不是因為這份工作變成什麼,而你會因為朋友從事這份工作而突然變成什麼?我覺得這個更嚴重。

大家都工作辛苦,大家加油,一起加油!

天橋上的魔術,就是一場還願之旅

看完天橋上魔術師,其實很期待有天『還願』可以拍成電視劇。孫淑媚那段尋兒之旅,一直讓我想到『還願』的那段遊戲過程。

養兒養女,其實,都是反映出自己曾有的心智,也是心志。某程度面對兒女,每一次都是在面對自己內心的那個小孩。

只是壓抑,罷了!

你知道『意識流』這類型的文學嗎?就是獨白、自言自語;有沒有覺得在西門町街頭上,時不時看到騎腳踏車咆哮的婆婆,或是就是有怪人在六號出口,眾多人聲嘈雜的擁擠分貝鐘,對著一個不知名的空氣嗆聲。

所以你知道,為何這樣的自言自語,這樣的超寫實般的文學與文字,會這樣吸引人。因為其實我們最常對話的對象,其實是自己——然而我們最不會跟自己對話。所以當跑馬燈在眼前,⋯⋯

人最難去面對的,就是如果有天我們可以回到跑馬燈的某一幕,可以不可以,就改口說句別的,就少了一點遺憾,就可以挽救得了什麼。

流動著的意識,都是這麼容易,每次回憶就跟眼前看見的現實交錯了。而且這樣的意識,還會不時地,控制著、操控著我們往後每一個動作與行動。所以「下意識地」(我們愛用這個詞),常常還是不斷複製,怎樣都還是學不會,就是不斷重蹈覆轍。

與其說是原生家庭,不如說是,往往我們都會把我們眼前的那個孩子,捏塑成自己深埋在心中的,那個孩子樣貌。

還願,追尋記憶裡的杜美心,其實贖的是自己;天橋上魔術師,搭載記憶裡的每一個自己,找尋Nori不如說是找回自己。塑造九十九樓的,是每個人,是每個自己。

就像我們常常在西門逛街,不時就會一直想到十幾、二十年前,自己背著書包,奔走在沒有幾秒的紅燈綠燈街頭,重疊著現實眼前那些一樣背著書包,穿著時髦的學生;然後那邊有一間以前的玫瑰唱片,那邊以前是自己高中愛吃的哪間羹麵,然後就是在那一瞬間,你才會發現,其實這就是種還願,⋯⋯

看到自己,太不容易。

還願就正好代表失去才因而存在的概念

消失的九十九樓

一直以來的初衷

做這份工作的初衷
到今天我還是 會因為
每天再怎麼累 都可以跟辛苦掃廁所的阿姨
說聲有活力的午安 早安 阿姨辛苦了

一直都是這種
哪怕一句話 可以幫一個人開心點
一句話 提供一個對朋友有幫助 對學生有幫助的東西
就會覺得超級有成就感

其實看到如果因為我有這麼一點付出
哪怕是 多說那樣的話 讓對方覺得 她怎樣都心底值得了
我就覺得 我是個很有用的人
因為我至少每天讓這些周遭的每個緣分
都覺得大家 都值得一起加油

教書十年 到後來也是 每一年改變
最後只要能感覺到
學生 每一個 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願意微笑面對自己的難題與生活
我覺得 我是個有能力的人
哪怕輔導學生 多一堂課 沒有任何酬勞

就是個看新聞會看到狂落淚的人 我也不知道為何
那天前服務的單位(學校)福利社阿姨說
很想念我那個每天早上不管買不買早餐 都會來探望他
那很有活力的早安 問候
阿姨說 讓別人覺得快樂 我很特別

其實那也是我要覺得值得的 我才會這樣做

在我心中 哪怕那些刺龍刺鳳的 被視為亂源的
他們願意讓我聽他們的故事 我都很樂意想多了解他們一點
每一個化約成 眼前的一個或兩個主體 代名詞
只要他們是渴望被理解
我願意 我會覺得 我都願意幫忙些什麼

看新聞看到 覺得真的很難過

這是怎樣的個性 (擦淚

現實人生的各種自以為的誤解

昨天一席跟朋友吃飯聽到的話,瞬間讓我很訝異,原來⋯現在也是七年級生世代出來的『長輩』,還有職場前輩,不乏一種慣老闆的思維。

朋友是工程師,工作十餘年,從台南到台北工作,人生目前薪資很穩,又有學投資(因為跟爸媽投資習慣,從小耳濡目染);人生已經買車,即將買房,生活衣食不虞。

聊到工作,因為我也是算『回到台北工作』的其一,他說他聽到「他朋友」都跟他說,明明南部不少高薪的工作,但開缺多久都沒人應聘,找不到人。他覺得,一堆人都衝到台北找工作,明明台北物價高昂、生活成本極高,年輕人卻一窩蜂只想擠在這工作⋯⋯

「明明南部就有高薪工作,我覺得是他們不想吃苦,不想在南部找工作⋯⋯」一問之下,所謂高薪的南部工作是服務業。所以眼前朋友認為,不是南部沒工作,而是一堆人『不吃苦』、『不想吃苦』。

好喔。

其實這就是我十三年前在台灣大學念碩班時,遇到一個經濟所的跟我說「努力就會有錢啊,那些沒錢的人為何不努力看看,也可以跟我爸一樣這樣東山再起啊⋯」。

然後我昨天收到這封信,西門的Studio A要開始開到半夜一點了。不是想到「哇,這樣買哀鳳/蘋果周邊商品就會更不趕時間了」,我第一個我只覺得,天阿,大概一些更多大夜班會發生的財務問題,這些員工又要扛這些風險了。

什麼是不吃苦呢?真的選擇來台北,就是因為不想在南部吃苦?什麼是南部真正找工作的真實壓力來源?我自己在高雄投過三個月的履歷,光是體驗台灣南北在職場競爭上的差異,我都不敢說出這樣的話。

成功的經驗,人們喜歡辦些分享會啊座談會啊,去說明去高唱這些經驗——似乎可以被複製。但你成功,背後唯一可以被複製的,是你的態度而不是經驗;而這種真實可以讓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你的體會的,是一種同理心。

很多人覺得東部很美,就覺得為何就不回台東找工作呢?我就常常反問:照這樣說,你覺得我家鄉很美,那你怎不去我家鄉找工作?

你可能很順遂,可能也有苦過而順利,因而你覺得只要照這樣苦過就一定不是問題!——但那是你,你的家庭、身份學經歷背景條件,無法複製到別人的身上。反過來他們面臨不到你所面臨的⋯⋯

不是自己行,就覺得別人如法炮製就一定可以。遇到身邊週遭的就已經不同,家庭是不是美滿有不同的壓力就已經很難說,個性更別說相同。到底是怎樣的過去教育,才會讓這種成功與吃苦的思維,複製到如此深刻的地步?

也難怪很多人會一直問我轉職做業務這件事。好幾次,光是比較從代理老師轉職金融業,真的讓我瞬間,如鯁在喉。有人從來不懂教師現在缺額和新課綱的問題,不要說國高中師資不能教國小,這個懂不懂,連什麼代理代課搞不清楚就要說滿嘴的一堆。每個人都有嘴巴上無數個「我那個朋友說」,好像都身歷其境,自己很懂別人懂不懂吃苦,要不要成功。

有時,自己行的,別人不見得一定要可以。在別人選擇放棄和難過的時候,台北缺乏的不是這種複製成功的思維——那個遠見、商周雜誌都不知道寫幾年的鬼故事和神話了。

台北缺乏的是正常的溝通,不驕而不躁進的對話和傾聽。你看那些甩計程車門的醉漢,你看那些每天要把時間泡進網路和追劇的眾生,他們沒有想對話和溝通的意思,為何?這才是重點吧。

年過37

37歲,覺得這一年真的渾噩像是一場驚險的夢。

身上有些想法,就像被新陳代謝般地燃燒掉,而關於那塊對於自己的認可,始終矛盾項個不斷增生的癌細胞,越是不斷切除著,似乎又越是必須任由他痛苦中成長著⋯

以前沒有很好,未來我只希望自己能夠更好,能夠更耳聰目明去面對眼前的每一時的空氣,能夠更問心無愧去執行眼前遇到的每一個難題與解決方案,能夠⋯找到一個最愛自己和最真誠的方式去認識每一個朋友,和那可能途中經過的一切!

這一年,我完成了環島,完成我第一次卻也是最後一次,用我試用的方式,帶好一個高一班;我看見學生在分數背後最真實的難過,也試著用更不一樣的方式去喚起他們對眼前每一個人的同理,還有尊重。

這一年,36歲而保險年齡跨到37的六個月前,我跌落幾間高中的代理教師甄試,南北奔波,意外地到了高雄過了三個月的生活,在那暑氣波浪看似輕撫,卻重擊我每一個付出的感情後,我意外再度踏回保險事業,努力好一陣,多考了幾張證照⋯

我忘了許願了嗎?還能嗎?

未來一年我只希望每一個我身邊,那些對我值得的,而我也值得對待的,朋友們,可以在自己面對自己的生活,酸甜苦辣的每一刻,都能健康而順心。

我希望自己與周遭,有更多的對話,有更多的互相,有更多的改變,而這城市有更多的溫暖。每一個願意看見別人,包括我給的溫暖時,都是能夠更溫暖對待彼此。

我希望生活對於自己,要更珍惜和努力,要更能讓心靈成長,更堅強,更不誇飾地、踏實地走每一步。要更有自信,更愛自己,更能看見自己的每一個足夠,欣賞自己的不足夠。

生日過了,十秒。

我願每一個你們,都跟我一樣可以實踐自己的理想與願望。